燭台2.JPG 

圖說|金山地標「燭台雙嶼」
圖片出處|http://picasaweb.google.com/lh/photo/WtAuZb0p3LblWT87DZUKwg

說起金山,只要熱愛大自然、休閒活動喜歡踏青、遊玩的人必然不陌生。

數位相機的普及、透過部落格記錄生活的風潮,讓許多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宅男宅女,有機會安坐家中就能綜覽世界風情。

但古語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關於金山的種種美好,在身歷其境之前,一切只是紙上談兵,隔靴搔癢,如果不親眼目睹、如果不親耳聽聞,你很難確實感受金山的美,除了大自然的慷慨贈與之外,還有前人血汗的耕耘以及鄉民們純真樸實的個性所交融而成的人文風貌,而幸運如我,透過訪談、透過探尋……那曾經只存在於文字之間的景致、那曾經只是透過攝影鏡頭如實顯影的山水,悠忽之間,有了層次、滿是韻味,呼息之間都能感受到金山澎拜的生命力!

我向來對人的好奇多於對大自然的美好的讚歎,也許是因為大自然的變化有其脈絡可循,而人卻往往出人意表,教人驚詫、驚喜當然也可能瞠目結舌。因為台北縣文化局和城邦的合作,讓我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金山,這個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甚至可以如數家珍的鄉村小鎮。

我感覺無比幸運。

攤開地圖,我想像自己是個異鄉客,第一次造訪一個陌生的鄉城,那麼,該怎麼開始這次的探索之旅?

我想起生平第一次離國遠行,那一年是民國八十二年,我二十四歲(?)和朋友兩人透過半自助的方式到德國作所謂的深度之旅。

那一年歐遊行程不再規畫成幾國之行,而開始所謂單國的深度之旅,我因朋友抽中一張往返德國的來回機票而陪著她前往一個自己全然陌生的地域,內心的忐忑不安,可想而知,因此和旅行的第一次照面,一點也不愉快呢。

是否也因此種下只想賴在家中,好好看本書、看場電影的宅女因子?

我沒有答案。

然而,金山卻賦予旅遊迥然不同的姿態,一樣是舟車勞頓,卻在搭乘途中感受久違的親切──公車司機與鄉民彷彿街坊鄰居般閒話家常、噓寒問暖。

或者單純只是因為上了年紀?個性變得沉穩因此較能感受緩慢的美好、細節的安然?

或者只是當了太久的城市人、安於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漠然,因此突然撞見這般親切的招喚,倏忽之間,彷彿置身另一時空,那個殘存幼年時期的印記,乍然現形?

無論答案是什麽,都無謂,重點在於,當下的感受,一種釋然,關於生活、關於日子可能有的另一種樣貌和姿態。

你喜歡現下的生活?安於目前的生命狀態?

透過文字,我希望可以喚醒一種力量,關於出走的可能,一種暫時遠離既定生活的制式旋律,在一個假日或者短暫的數天時光,你願意放自己置身一個淳樸的鄉間、呼息久違的清新空氣、感受原生的文物風情,那些承載自身文化發展而成的老故事……

從中觀照進而內省自己,究竟想要怎樣的生活?未來又準備如何繼續?

旅行不單單指是吃喝玩樂,儘管那可以充分滿足口腹之慾也能讓人鬆弛疲憊的身體,然而,有沒有可能,旅行還可以帶來另一個面向的意涵?

增廣見聞是毋庸置疑的,那麼還可能會有些什麽呢?

或者你已經從中獲得些什麽?如果願意,也請告訴我,而我也將透過這個部落、透過文字,記錄這段生命中小小的出走,看看會將我帶往何處……

這段書寫,也讓我想起陳綺真的一首歌曲『旅行的意義』 

屬於你的,旅行的意義是什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nsa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